菜单

奥地利AEROSTRIP超细气泡曝气器与传统曝气器安装高度及底部覆盖率参数对比分析!

发布于: 2025-06-03

AEROSTRIP超细气泡板条式曝气器与直接安装于池底的传统板式曝气器不同,管式与盘式曝气器通常固定于空气分配系统之上。因此,其安装浸没深度低于池体有效水深约30厘米。相比之下,AEROSTRIP 超细气泡曝气器的安装高度差显著缩小,根据具体型号差异仅为2厘米或5厘米。

安装高度增加带来的负面影响包括:

  1. 气泡上升行程缩短:相较于池底安装组件,传统曝气器安装高度抬升导致气泡到达水面的距离减小,从而缩短了空气在水中的停留时间。

  2. 氧传质效率降低:停留时间的缩短直接减少了废水中氧气的溶解量。

  3. 需氧量增加:在维持相同底部覆盖率的条件下,为达到同等标准氧传质速率(SOTR),需要更高的空气供应量。例如,在有效水深4.00米、安装浸没深度相差30厘米的情况下,需氧量增加约7.5%。

因此,与直接安装于池底的AEROSTRIP曝气器相比,安装高度增加导致的空气停留时间缩短,是造成圆盘式与管式曝气器系统氧传质效率相对较低运行能耗相对较高的因素之一。

AEROSTRIP曝气器与传统曝气器安装对比图

底部覆盖率限制分析

传统管式与盘式曝气系统底部覆盖率上限:≤30%

受限于几何结构(盘/管状单元)及空气分配管道布局,此类系统难以实现30%以上的底部覆盖率。

适用性缺陷:因覆盖率不足导致氧传质总量受限,故不适用于高负荷污水处理厂或需高氧传质效率的节能型设施。

传统板式曝气系统底部覆盖率要求:≥20%

为防止曝气器间污泥沉积并避免涡流削弱氧传质效率,2m²单元间距须≤1.5m(覆盖率≥20%)

负面影响:高覆盖率导致投资成本显著增加;系统灵活性不足,难以适应低负荷及负荷波动工况。

AEROSTRIP 系统技术优势

底部覆盖率优化

最低覆盖率:7%(曝气器最小间距2.0m),通过扩大单元间距,有效消除涡流干扰并防止污泥沉积。

全覆盖能力:支持条带式满铺安装,实现100%底部覆盖(如图所示)。

AEROSTRIP曝气器条带式满铺安装实现100%底部覆盖

AEROSTRIP板条式超细气泡曝气器系统解说视频

AEROSTRIP综合效益

  • 适应性强:兼顾高/低负荷及波动工况

  • 投资优化:低覆盖率需求显著降低基建成本

  • 混合效能:无需搅拌器即可保障全池混合均匀性

为了优化操作安全性,有时建议使用更多较小的曝气器系统。使用 AEROSTRIP 曝气器,您可以灵活地选择最佳系统大小。另一个优点是可以进行互连布置,其中每个曝气器的各个元件通过单独的空气管道交替从左侧或右侧供应。这使曝气系统的控制范围和操作安全性都翻了一番。